近日,湖北省物理学会召开2023年秋季学术会议,该会议为期三天,5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由湖北省物理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在该会上颁发了2022年湖北省物理学会“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 (2名),“年度优秀成果奖”(5名),“教育贡献奖”(5名),共12人获奖。我院罗晓峰、丁亨通两位教授获得分别获得“年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全部获奖人名单见链接:https://hbps.whu.edu.cn/info/1860/1111.htm
罗晓峰、丁亨通两位教授简介如下:
罗晓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本科(2006)、博士(2011)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攻读博士期间, 2009-2011年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联合培养。2011-2013年加入华中师大粒子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16-2017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访问学者。参与RHIC-STAR以及CBM实验,长期致力于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强相互作用物质性质以及QCD相图的实验研究,取得一批创新性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70余篇, 包含Science 1篇,PRL 7篇,总引用3700余次。2018年获首届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Merit Award。2021年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21年度中国物理学会最有影响论文奖。2022年获湖北省物理学会年度优秀成果一等奖、入选湖北省博士后卓越人才跟踪培养计划。2018-2021年任STAR实验关联与涨落物理分析组召集人,现任德国CBM实验理事会成员,期刊《Particles》编委、《Nuclear Science Technique》青年编委。
丁亨通,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夸克与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获第八届中国核物理学会胡济民教育科学奖,为第37届(中方第二次主办)国际“格点场论年会”的会议主席、国际期刊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编委,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有限温度密度格点量子色动力学(QCD)专用超算平台。2010年于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和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入选国家青年人才项目,加入华中师大聘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格点QCD——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超算研究强相互作用核物质在极端温度、密度和外场条件下的性质,包括相结构、强子性质、电磁信号和输运性质等。多次受邀在重要大型国际会议上宣讲大会报告(Quark Matter 2019 & 2014, Lepton Photon 2017, Lattice 2016等), 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7篇Phys.Rev.Lett.,总被引8800余次。
华大物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大物院团委宣传中心
通讯员|王棣
责编|徐彤
审校|俞云伟